圖片來源:兔斯基
開始編織屬於自己的故事旅程
(1)閱讀動機
如同書本封面所下的標題,《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當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就已經開始自己的工作。小時後,當爸媽的好孩子自然就是我們第一份工作;讀書後,當老師的好學生,是接下來的工作;入社會後,需要自行負擔經濟上的要求,主動面對的就是當老闆的好員工。是的,經過一連串的工作,我們的成長背景逐漸被塑造出來。所以看到書面的標題,自然覺得這個命題非常的實際,切中要點。常看新聞就可知道,就業常會被拿來作文章。自從學校畢業之後,每個人開始找尋能維持自身的事情來做。有些人很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於是用自己堅定的心去工作;另一些人,對自己的未來感到徬徨,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只好有給機會的話就去工作;還有一些人,他們沒有找工作的動力,只想在保護傘下過日子;當然,還有許許多多人為了維持自己的身計,做著一些自己無法得到熱情的工作。
當然我們都很想讓自己找到合適的工作,工作時間占我們生活的一半,工作場所就像我們第二個家,同事就像我們第二個家人般的相處。我覺得人是在找自己理想的工作,找個有歸屬感的地方。我們努力的避免錯誤、失敗,維持周遭的氛圍,我對工作的見解是這樣。在我離開上一份工作,給了自己Gap year。我沒有選擇到國外去增廣見聞,反而一直檢討自己,為什麼自己要離開上一份,既可維持日常開銷、時間作息正常,也符合眾人目光的工作呢?我才發現自己一直是自我中心,自己沒有堅強的心去面對外來的衝擊,自己的想法是傲慢的,以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無可或缺的。但真正的事實是,我只不過是這社會工廠裡的小螺絲釘,隨時都會被汰換掉,與他人無異。自己對工作的認知這樣的傳統刻板,工作,不就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嗎?我忘了那也是屬於自己的人生,不應該只因為他人的口語作為而把工作的責任丟棄。
發現這個本來就應該注意的重點之後,為了重新踏出去,我選擇了這本書,從不同的方法去認識工作,發現自己也可替自己經歷的工作做記錄與傳遞想法。工作如同人生,可以平平凡凡,而我想選擇讓這平凡無奇的工作,轉化成多采多姿且生動的人生故事。工作不再只是一件Project,而是一個Story。
圖片來源:點這連結
(2)內容簡介
在閱讀此書之前,先入為主的認為作者是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甘苦談。結果發現,他是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各行各業生活的人們。觀察的行業從運輸、食品、藝術、科技、人文與商業等等這些充斥在我們日常周遭且塑造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活動產物。書中由一艘從他國運輸貨品入港的貨輪作開頭,並以觀船人對船隻的喜愛熱衷、探討研究船隻構造的愛好者氛圍做開頭。描述人們因生活在便利的時代,對於自身環境的起始卻一無所知,就如同旅行團的觀光客一般,觀賞風景雕塑皆是走馬看花,著重於表面功夫,缺乏與實際情感上的共鳴。試想一下,當我們去觀賞一件藝術作品時,是選擇了只跟物品合照後,向他人炫耀,留下片面的記錄?還是去觀察欣賞且思想著這造物者,藉由此作品所想要傳的意境與自己是否有產生共鳴?
本書的作者受到觀船人如愛好者、粉絲般歡欣討論船隻的行為,啟發作者想藉由使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向讀者描繪各人職業生活的景色。讓讀者藉由文字想像人們的職業內容,讓讀者們感同身受。如同觀賞一幅栩栩如生的畫作,在那時刻可以感覺所處的環境氣氛,如同微風吹徐,輕撫你的臉頰,你可以這樣簡單的感知道自己的存在。
透過他人或自己的行為,體會這些作為給予你的感動。由書中的章節你可以發現,「職涯諮商」會讓你思想著每個人在遭遇統稱為「人生」、「工作」的事件時,每個人會產生不同的選擇、看法及內容,你可以認識到事實上並沒有相同的事物;「輸電工程」這從字面上看來既無生命力也不感性的專有名詞,卻隱含了要你跳脫習以為常的傳統框架,任何事物的存在不該只侷限於一種定義的義涵;而「繪畫」這個章節,傳達的是要你找到自己能堅持的中心思想,不要覺得遺憾,因為那只是為自己無法專心致志的藉口;「物流」與「餅乾製造業」則是要你學習探究資源的規劃分配,用自己的方法感受內心的高低起伏,不再只是指令操作的工具,而是認真的接觸日常生活。
工作其實讓我們的生活充滿著哲學的氛圍。
圖片來源:點這連結
(3)我所看到的感動
錢,是我們對於工作認知,理所當然的報酬。有錢就可以來支付食衣住行育樂的費用,於是工作的價值常會與薪水的高低劃上等號,這理解大致上也沒有錯,只可惜少了一種體驗工作對於我們生命的感動。市面上充滿著許多勵志的書籍,有些書告訴我們,遠走他鄉工作,自己努力去追夢,就可以找尋真實的自己;另有些書則表示,工作騎驢找馬最好,咬牙苦撐,只要天時地利人和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標;還有的書建議,工作要審慎去考慮,選擇什麼公司好、什麼條件好,有品牌加持推薦的最好。最後,對於工作的認知,就如兩眼直視著白紙上所寫的「工作」二字,對於工作的認知也只停留在字面上的解釋,感受不到工作真實的跳動。究竟,自己是如何對待「工作」的呢?
本書藉由各從業人員的工作內容、態度、想法,來表達工作的熱度。作者雖然只選擇這幾種行業,但其中所傳達出的意念,卻是我們時常思考人生的重要內容。
「物流」、「餅乾製造業」拿取便利成品的同時,卻忽略了真正豐富的是「過程」
現在忙碌的人們,鮮少會靜下腳步去感覺周遭的事物。身處物質豐饒的時代,人類的高智慧卻只像是加速物品生產的執行程式,輸入輸出。(註1)我們每個人雖然都圍繞在千千萬萬的其他人當中,卻不會特別意識到這項事實,每天仍然生活在自我中心的觀點裡。(註2)我們對世界上的任何物品堪稱伸手可得,卻從來不曾想像過其背後的產製及運銷過程。在這種疏離的情況下,我們因此喪失了許多心生驚奇與感激的機會,也得以免於對許多事物產生罪惡感。(註3)井然有序的生活,卻是活的自我中心,忘了在背後付出勞力維持的人們。我們使工作變得只是例行公事,想像力逐漸貧乏。成果至上的同時,忘了激發奇想的是建立架構的過程。
人類就像在社會工廠下的小齒輪,工作分工專精,使人們對於他的工作一無所知且無感、身體疲倦與腦袋想法匱乏。雖說人們就像齒輪一般,同質替代性高,但仍是工廠運作不可或缺的組成。可惜我們習於表向,落入他人的話語之中。我們都想與眾不同,想做使自己人生有意義的事情,尤其是那種可以帶來使命感的工作,如:在第一前線的醫療人員、警消人員。我們不自覺的將有意義的工作侷限範圍,認為只有做那些事情才是能達到人們心中的安慰。事實上是專業分工,才是使經濟社會發展的利基。我們以自己的專業為他人服務,雖然從事的可能是不起眼的工作,並不是只有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才是有意義的,一個人是無法同時做許多事的,你所從事的就已經是最獨特的存在。(註4)
圖片來源:點這連結
「職涯諮商」工作等同身分、價值的認同,方法都給你了,為什麼還是不了解自己
通常我們第一次見面都會問對方,你在哪裡上班或是現在在做什麼來做開場,自己也會自然的以工作職稱來解決無話可聊的尷尬局面。我們習慣用職稱來總括生活,人們對地位的追求,對於工作的選擇是如此的實際。職涯諮商係根據各人心理做規劃評估,讓自己了解合適的方向。大家都知道工作很重要,不要隨便亂找工作,侷限在要安全、穩定,也有可能是膽怯,以致於職涯諮商這樣可以了解自己的重要方法卻不被重視。職業也是我們的身分認同,從事什麼職業什麼工作就代表我們擁有什麼樣的價值觀以及價值。我們時常後悔,為什麼自己找錯工作,因為我們接受他人的價值觀選擇了工作、行為。還是一句話,你用什麼態度去面對你的工作?我們總是會受到心理情緒影響,舉棋不定,雖然已在成功的邊緣,但仍跨不出那條界線。(註5)
「會計」、「航空」平淡生活有何不可,隨著時光流逝,原來我們忘了
你對「生命」有麼看法呢?每次看到報章雜誌報導驚悚的意外事件,都會為逝去者嘆息,彷彿我們需要藉由此才能襯托自己的存在。職場上對於人們的稱呼,似乎也在提醒我們自己生存的意識。生命稍縱即逝,而大多數的人完全無意從事能夠留下永恆的工作。他們的想法不受牽絆,充分的發揮所能,不會因為無法時限內新的理想而焦慮,坦然度過默默無聞的一生。賦予我們另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註6)
為什麼會有侷限,是你選擇了通則的想像,一般人常盲從缺乏開放性的想法。年華老去,肉體將會消失,對於後代的未來也無從而知。工作讓我們留下在這時點的痕跡,讓我們有個生存的目標可以前進。我們只要眼前還有工作還要忙,就無法把消失放在心上;(註7)工作讓我們全心投入,阻撓我們對人生的透徹,忘了一切都歸零的可能。要勇敢面對生命真相是很難的,內心會不斷的掙扎、矛盾,裹足不前,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與人相處也會覺得痛苦,因為內心的不小心就先入為主的解讀,論斷太多事情。
我們應該感謝工作,因為它給我們目標,刺激我們前進,讓我們感知這個世界;工作滿足了許多事情,轉移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有機會寄託理想,讓我們集中精神在少數幾項不難達成的目標上,也讓我們得到優越感與肉體的滿足。因為工作,我們得以忘卻那簡單如塵埃拭去的真相。(註8)
圖片來源:點這連結
(4)結論
究竟有多少人主動的去認識生命,大多數的人都是偏向被動的去知道生命。本書利用對於各行業來探討工作對於人生的用意為何,說明人類其實是利用工作來忘卻生命會消失的事實,不想白費力氣,又努力工作,想在生命時間留下痕跡,以證明自己的存在的不想吃虧心理。書中的敘事非常生活且平易近人,可以藉由不同工作的行為、存在與想法伸出人生的哲學。也表示說人類會選擇侷限來方便自己的活下去的目標。本書很容易將讀著帶入情境中,就像看日劇一樣,我們會透過別人所詮釋的內容,而開始去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與沒有想到的一切。最後我們可以理解工作不像是我們一開始認為的無聊的例行公事而已,其實工作存在的目的比我們想像的來的重要,是給予我們能持續活下去的方法。
(5)後記
查了一下維基百科發現有人對於此作者寫的書抱持的正反參半的評論,反面主要是批評作者內容淺顯、華而不實、缺乏重點。(註9)我閱讀這本書第一次看的時候其實跟維基百科上面的評論一樣,並沒有什麼深刻的感觸,直到在工作一陣子之後,開始思考工作對我的影響之後再次閱讀此書,才看出作者可能要表達的想法內容。所以看書,要看你是用什麼方式去閱讀,是研讀還是略讀還是閱讀。在這推薦「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雖然跟工作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一樣是探討人生的經典,內容也是非常平易近人,背後所要闡述的卻很寬廣。
(6)自己需要學習
此篇是讀書心得100篇的第二篇,發現自己的功力,只能一個月生出一篇心得的樣子,能繼續前進實在是令我開心。經過先前工作的考驗之後,一直在思索怎樣的工作才是有意義,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讀了此書,讓我對工作得到了許多認識,很喜歡書中的這一句話,「個人地位取決於自己的信心、想像力,以及是否有能力說服他人重視自己的價值。」(註10)我常做一些旁人覺得有點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會問我說為什麼自己要做這些事情呢?我會很直接的回答說因為自己想這樣做,但問的人總是擺著不得其解的表情。看樣子除了有信心之外,我還有學習說服他人重視自己的價值才是。
註1:出於《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物流,頁48。
註2:出於《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物流,頁46。
註3:出於《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物流,頁39。
註4:出於《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餅乾製造業,頁82、84。
註5:出於《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職涯諮商,頁110、131。
註6:出於《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會計,頁241、243、247。
註7:出於《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航空,頁311、324。
註8:出於《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航空,頁326。
註10: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註11:出於《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職涯諮商,頁124。